发布时间:2021-07-09 00:00:00浏览:1193作者:杨靖 孙黎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近日,在陕西子长,二勘局集团公司绿色勘查技术装备研究院在总局重大专项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样机中试和工程化验证”攻关任务中交出优异答卷,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旗飘扬在工地 加班加点保进度
“七一到来之前必须完成这次试验任务。”六月初,集团公司对绿色勘查技术装备研究院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新一轮的场地试验发出了动员令。一支党员突击队火速集结,接过鲜艳的党旗,发出郑重承诺:以创新之精神、坚韧之品质确保如期完成任务。以常务副院长、党支部书记李向东为首的突击队员连夜制定实施计划,盘点设备,顶着炎炎烈日率先赶赴试验场地——陕西延安的子长市寺湾乡。
6月的黄土高原,满山披绿,美景怡人。但是美景下却暗藏凶险,因为山路的另一侧就是壁立的悬崖。攻关团队中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室内研究多,野外经验少,第一次上山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但是,在老地勘人的带领下,从现场踏勘、测算黄土厚度、优选点位到钻机搬迁就位,他们仅仅用了两天时间。
随后,攻关团队所有人员到位,开始了紧张的野外试验。为了确保时间进度,他们白天试验,晚上回到驻地整理资料,开会讨论,倒排任务节点、无缝衔接交接,不放过一个细节、不遗留一个问题。每天早晨6点,天刚蒙蒙亮,团队一行人便匆匆上山,开始了一整天忙碌的试验。为了充分利用好白天的时间,他们中午在山上吃盒饭,饭后躺在彩条布上稍作休息,下午继续工作,赶在晚上8点天黑前下山。
就这样,在攻关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奋力拼搏下,原本计划一个月完成的试验仅仅用了半个多月就提前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验证了样机和配套钻杆钻具技术性能,获取了宝贵的试验数据,积累了丰富的试验经验。
党员先锋冲在前 合力攻坚克难关
奋战在海拔1400多米无遮无拦的高原上,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没出三天,他们的皮肤就被灼成黑红色,有的甚至被灼伤。不时光顾的阵雨虽带来短暂的清凉,但很快,被雨水打湿的工作服就与他们的汗水会合,粘腻地贴在身上。野外试验环境的艰苦,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缺乏野外施工经验的新人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在克服环境气候带来挑战的同时,他们还要面对严峻的体力考验。野外试验很苦,每进尺1.5米,需起下钻杆一回次,试验后期每天起下钻杆的累计米数接近千米,繁重的起下钻杆工序极大地消耗体力,考验意志力。每到这个时候,党员同志们总是冲在前面。李向东是个老地勘了,他以丰富的地勘经验和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给了年轻同志以极大的鼓舞,帮助他们在逆境中迅速成长。他们从每进尺0.1米的过程中体验着不断逼近目标、不断打破记录的喜悦,这样的喜悦冲淡了端午不能回家的遗憾。
试验中,遇到技术难题在所难免,也正是这些难题的一次次破解,使得钻机不断完善、提升,实现突破。比如出现钻具单次进尺米数少、取样率不高,随着孔深加大、出现钻孔偏斜等问题,他们就一个个研究,一个个分析,一个个尝试,通过调整钻探工艺和钻具组合等办法,终使钻孔深度最终达到理想目标。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队旗增光、为党旗添彩”的承诺。
身在工地心向党 党史学习强思想
一次特别的支部党员大会。“七一”临近,有两名同志经过党组织培养和实践锻炼,入党条件已经成熟,到了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讨论表决的时候了。于是,忙碌了一天收工下山的党员同志们聚在临时的住所,与留在家中的党员一起,通过手机、电脑召开了一次线上的特别会议。简洁、庄严、规范的会议议程结束后,两位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同志难掩激动地说:“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直是我们的梦想,能在建党100周年华诞之际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倍感荣幸。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要求加入党员突击队,全力以赴圆满完成攻关任务。”
党史学习不落下。白天战工地,晚上进课堂,收工下山后,大家凑在一起学党史,唱红歌,激励大家不忘初心、攻坚克难。野外试验圆满结束后,他们将学习课堂搬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瞻仰革命旧址,追寻伟人足迹,接受深刻的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党建为引领,汲取创新发展前进力量,为初心使命而坚守,为科技创新而攀登,为成果转化而实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执着的攻关团队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不断优化提升钻机性能,实现技术突破,以一股子“钻”劲儿向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发起总攻,朝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