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以科技创新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5-04-03 15:59:31浏览:117

近年来,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紧跟国家煤矿“地质+”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步伐,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通过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成功将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2020年,多部委陆续出台加速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政策,勘查院敏锐觉察到新的产业机遇,在传统地勘手段的基础上主动作为,积极引入“互联网地质+”融合传统地勘行业,以矿山需求为导向,大胆尝试,从简单设计入手,成功研发出矿山地下水和地下变形监测智能化设备。

新疆某煤矿过去面临地下水监测困难,矿区安全风险难以有效管控。勘查院的技术团队主动走进矿山,现场调研了解实际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院技术团队基于现有技术的研判以及矿山行业自动化监测需求,通过反复实验、不断优化,成功研发出了地下水监测设备(ZMHB-YW01)和基于“阿里云”平台的智能地下水环境监测配套软件,该设备适用于矿业深井、地热勘探、气藏打井、地质钻孔等场景的地下水位监测。此外,团队还取得了“一种基于井工作业的地下水位动态趋势预测算法”发明专利,该算法有效提升了地下水位预测精度和可靠性,成为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圣雄黑山煤矿地下环境监测井

地下水监测设备

国能新疆公司准东露天煤矿地下水环境监测井

图片6.png

地下变形监测设备组装

图片7.png

软件主界面

经过设备安装调试后,这套智能监测系统很快发挥效用,实现了对矿区地下水水量、水位、pH值等各项监测指标的实时感知和智能预警。矿山安全负责人在使用后表示:“这套系统真正做到了智能化和精准化监控,极大降低了矿区安全事故风险,为矿区实现资源开发、安全生产和管理决策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短短几年内,该技术方案已在新疆多家煤矿山企业成功应用。经过实际运行验证,监测结果高度准确,与现场实际取样结果基本一致。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一技术成果为勘查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相关项目累计实现利润近百万元。

科技成果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应用转化,勘查院走出了一条科技成果服务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道路。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副院长、总工张号总结经验时说:“要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勘查院立足传统地勘行业,主动尝试地质与多学科融合,做传统地质队不敢做的,就是创新。”他们正在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成果转化,不断探索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原创技术成果,为生产实践解难题、增效益。


Baidu
map